“如果是这样的话……”罗科索夫斯基:“我们的防御是否也要针对敌人坦克?”
“是的!”舒尔卡回答:“问题在于该怎么针对敌人坦克!”
闻言众人不由沉默了。
从防御的角度来的确有很多准备可以做,比如地雷、铁丝网、反坦克壕等,但正所谓有矛就有盾,防御方可以有这些布置,敌缺然就有解决的办法。
比如可以先用火炮炸一遍,前方再用步兵、工兵开路:排雷、剪铁丝网、清障、填壕……防御方折腾几个月进攻方就只需要几就能开辟一条路了。
当然,这得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德国人也有了扫雷坦克!”瓦图京:“我们缴获过一辆,他们从我们这学去的!”
着瓦图京就看了舒尔卡一眼。
舒尔卡知道瓦图京为什么是这样的眼神,因为扫雷坦克是舒尔卡发明的,现在反过来变成谅国饶装备。
“另外还有火箭筒!”罗科索夫斯基:“德国人也学去了,我们在战斗中见过敌人使用……”
“是我们的火箭筒吗?”瓦图京问:“被德国人缴获的?”
“不,是他们自行研发的!”朱可夫着在文件夹里翻了翻,然后取出一张照片道:“就是它,他们为火箭筒加上了护盾,而且口径比火箭筒大得多,达到88MM!我们测试了几枚这种火箭筒,发现它射程比我们的火箭筒更远、威力更大!”
舒尔卡知道这个,它其实不叫火箭筒,它是德国的“坦克杀手”,德国士兵通常称其为“烟囱”,原因是它发射时就像烟囱一样产生大量的烟雾使射手暴露位置。
巴祖卡火箭筒的口径只有51MM,弹体比“坦克杀手”很多,射程和威力当然也要很多。
“也就是……”瓦图京有些艰难的道:“我们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坦克!”
“事实上,还有更多!”接着朱可夫又取出了一张照片放在众人面前。
“这是什么?”瓦图京疑惑的问。
“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装备的步枪!”朱可夫把目光转向了罗科索夫斯基将话语权交给了他。
“德国人称之为冲锋枪,型号MP43!”罗科索夫斯基解释道:“但我认为它其实不是冲锋枪,因为它的子弹不是手枪弹,而是介于步枪弹与手枪弹之间!”
一听这型号舒尔卡就知道那就是德军的突击步枪STG44……初期之所以德国人将其称作冲锋枪而且型号会是MP43,是因为希特勒不同意生产,德国人为了不违背元首的意愿而将其改称为冲锋枪偷偷生产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投入战场。
朱可夫将目光投向舒尔卡:“这一点与我们舒尔卡同志的想法不谋而合!”
“哦,是吗?”罗科索夫斯基朝舒尔卡投来意外和询问的目光。
“是的!”舒尔卡没有否认:“我曾经向西索伊建议过生产这种子弹及其配套步枪!我们的科学家也在研发了,不过我想还没有结果!”
朱可夫点零头,:“子弹已经批量生产了,但还没有设计出适合使用这种子弹的枪,没想到德国人抢在了前头!”
“你想法很有前瞻性,舒尔卡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感叹道:“因为实战证明这种步枪很优秀,它几乎完全压制住了我们所有的单兵武器,包括‘波波莎’冲锋枪!”
“机枪呢?”瓦图京问了声。
“他们只需要两、三把这种步枪就能压制住我们的机枪!”罗科索夫斯基摇头道:“如果德国人大量装备这种武器的话,斯大林格勒战役很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了!”
因为这种步枪只有在斯大林格勒少量装备,同时苏军担心这种武器传出去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所以其它方向的苏军指挥官暂时不知道,包括瓦图京在内。
瓦图京拿着照片看了看,问:“它的子弹比步枪弹短,也就是射程不如步枪,是吗?”
“是的!”
“能压制住步枪我能理解,可为什么能压制住机枪?”瓦图京有些不相信。
“我的是两到三个人!”罗科索夫斯基回答:“他们互相掩护交替射击,火力持续性甚至比机枪还好,在废墟和巷战中双方又都在彼此射程之内!”
瓦图京也是从战场走出来的,这么一点就明白了。
“那么,能压制‘波波莎’,就是因为他们有更远的射程!”瓦图京。
“是的!”罗科索夫斯基回答:“实际上,我们步枪的射程有相当一部份是多余的!五百米外很少有人能命中目标,而德国饶这种装备恰恰就将射程定在五百米上,同时因为减少了射程也就减少了后座力,使其可以成为一种单兵连发步枪!”
瓦图京想了想,就对朱可夫道:“我们需要这种步枪,朱可夫同志!它有可能在这个冬季装备部队吗?”
“我不确定,瓦图京同志!”朱可夫回答:“事实上,科学家们也不敢保证!所以,我们要做好没有这种步枪的准备!”
“也就是!”瓦图京有些颓然的道:“我们将要面对的是敌人一大堆新型装备,而且这些新型装备的性能将全面超越我军现有装备……我们必须在这种情况下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可以这么!”朱可夫点零头。
瓦图京苦笑了一下,:“我们最好不要让我们的士兵知道这些,否则他们都没有信心打这场仗了!”
“不,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舒尔卡:“甚至我们还要假设敌人拥有大批这些新型装备并以此为基础展训练!”
朱可夫点零头:“否则,如果等到战斗打响之后他们才知道的话,那将会是一场噩梦!”
这就是有心理准备和没心理准备的问题。
它表面上看起来是没什么区别,但却会影响士气……一种新装备的突然出现给部队带来的震撼和恐惧是无以伦比的,它往往比装备本身能造成的伤害还要大得多,就像坦口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一样。(苏联1941http://www.33yqw.com/read/8309/)http://www.123xyq.net/read/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