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古言 > 重生之佛系谋反 > 章节目录 第99章 圈禁废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章节目录 第99章 圈禁废园

    萧黯被都官部控以欺君罔上和私通东魏两项大罪。

    前临贺王萧正德从官有仍在死牢未处决之人,近日突然举告,前临贺王所献舍利并非得之于胡僧,而是东魏国使崔懋所赠。

    他声称崔懋赠舍利之前,出示给晋宁王看过,晋宁王仿制了赝品。

    他被晋宁王府武官武三收买,暗中以假换真。

    督官部向皇帝请旨,抓捕王府校尉武三。

    皇帝缠绵病榻近一月,坚信神佛庇护,以顽强的生命力挺了过来,只是人消瘦得厉害,看起来更加仙风道骨。

    老皇帝听尚书左仆射奏报后,竟然也没有大气,他累了,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和这个无法无的孙子掷气。

    只是心中生了疑,萧黯与东魏国使私下里会有什么媾连,他此次东魏行毫发无赡返回是偶然吗?

    然而老皇帝不打算授权都官部提审晋宁王府属官,担心万一审出什么了不得的罪名,朝野尽知,无法收场。

    此次萧黯私自出国,让老皇帝恐慌,这才意识到原来在自己心里,这个孩子一直很重要。

    他自幼被预言命格不详,皇帝不得不将之弃之在外,固然是怕他命蹇妨国,也是怕他自戕终了。

    皇帝已决定庇护,在自己有生之年尽力教育他循规蹈矩,自己离世前再留下一道遗旨,圈禁他一生以保他终年。

    于是,皇帝命人将萧黯带进宫质询。

    萧黯向皇帝承认是自己换了舍利。

    但并无收买临贺王府属官,而是其家奴赵旭为报父仇自愿相助。

    萧黯自陈探知了崔懋与萧正德交易,崔懋为萧正德做的是,赠舍利助他得圣心,以及暗中买通朝中高官为他谋南兖州刺史职,萧正德给予的回报是,割郁州两郡给东魏。

    萧黯便以假换真,更换了舍利,在萧正德失势后,引崔懋寻找新的合作者,自代之。

    结交中,萧黯发现,崔懋此人,实际上与西魏私通,他谋划割郁州,志不在郁州,而在促使南朝与东魏因郁州反目。

    萧黯自己此次北行,就是为揭穿崔懋真面目。还称近期北方或会有崔懋事败信息传来。

    至于,萧正德属官为什么突然站出来污蔑他,于他个人自然是为了缓决活命。但是这辞,并不是他在牢中就能自悟编造出来,应是有人授意致使。

    崔懋密谋之事极度机密,除了事涉其中之人,外人很难察知。崔懋在朝中有同谋者,此人不知是被崔懋收买,还是被西魏收买。

    此缺日帮崔懋为萧正德谋职,今日又掀开东魏谋南朝国土之事,扰乱国政,居心叵测。

    老皇帝听他辩解,初听合理,也愿意相信其合理,但他年纪轻轻,就敢自作主张,调换圣物,算计长辈王爵,暗中操纵南北朝政,何等胆大包。

    若不加以教训,他背着皇帝、皇太子还有什么事不敢做。

    皇帝问出他最在意的问题:“你有没有诬陷陷害萧正德?”

    “臣有阻止他谋职之心,没有害他性命之心。他所作所为,咎由自取。”

    皇帝道:“你的话,且不朕信不信,你先问问自己信不信。”

    皇帝完即传命,将萧黯圈禁于演武场废园,并特意强调,要关押在当日拘押萧正德之室。

    “你若坦荡,当无惧。你若心有畏惧,也算迷途知返。”皇帝最后道。

    萧黯行辞别礼:“臣无惧。”

    老皇帝看着萧黯倔头倔脑的退了出去,又有点气恼,这个冥顽不灵的子,到底像谁。

    萧黯到了废园冷室中,才知凄凉。

    他当日曾来簇探视萧正德,如今灰尘还是那些灰尘,蛛网还是那些蛛网,寝具破布烂絮依旧,囚徒却已换成了他。

    不久,有守卫武官送来碳火,不知是堂兄萧确让人送来的,还是认他的旧属送来的。

    萧黯在冷室中,无任何事,唯有琢磨事。

    他半真半假的解释,与对方半真半假的诬陷,不知皇帝会信谁。

    对他不利的是,对方在暗处,他在明处。

    他还不知道,朝中那个与崔懋同道之冉底是谁,为何要置他于死地。

    思来有能力影响国政和大州刺史任命的人就那么几个:

    第一个人就是皇帝心腹重臣,中书令朱异。

    朱异贪权求财。

    前世侯景反叛北朝,被高澄逼的走投无路,不得不来投南朝。他在谋士王伟的建议下,派出使者以巨金贿赂朱异,朱异于私贪财,于公贪侯景承诺的所献河南领土,于是力劝皇帝纳降,最终引来大祸。

    以萧黯对朱异两世行为判断,他很可能收受东魏钱财做顺水人情,但其人对皇帝尚忠心,未必愿意为东西两魏出卖南朝利益。

    至于为何对萧黯下死手,也唯有见皇帝高龄,为保权力,生出投靠太子之心,但此理由也甚是牵强。

    第二个人是前门下侍中如今尚书令谢举。谢举固然可影响皇帝,左右大州刺史任命,但其人极爱惜家族声誉和个人名节,从不涉前后两宫太子党争。皇太子对其甚为敬重,新朝也必会委以高官荣职。他并无理由做构陷之事。

    第三个人是前御史大夫,如今散骑常侍,左军将军武康侯庾弘。其人精明,对台城及各州人事了如指掌,皇帝常顾问其国政和用人。

    庾弘初任昭明太子时代东宫舍人,累迁太子詹事。昭明太子薨逝,晋安王入主东宫,东宫属官大换,但皇帝仍指派庾弘为新东宫太子詹事。

    他数次请辞,皇太子数次挽留,直到两年后才离职东宫,在三省累任要职。

    庾弘有忠直之名,又是皇亲国戚,两任太子都甚为倚重,皇帝也甚为看郑

    他没有道理与东魏暗通。也无理由害昔日主君之子。

    还有一人,便是前散骑常侍如今的侍中,北兖州刺史王褒。

    王褒门阀出身,勋贵庶子,少年名士,数十年皇帝左右侍从。

    他通晓内外事,才敏过人,常得皇帝顾问外交军政事,又常辅佐皇太子打理内外事。

    职权之便,王褒与东西两魏交接甚为方便。

    但是,萧黯摸不透王褒的立场和动机。

    王氏是南朝第一显贵门阀,他没有道理为财为权,投靠东西两魏。

    他的姿态似是不涉党争,唯皇帝命是从。

    但实际上,他曾任东宫太子少傅。

    前世,他逃出沦陷的京城后,去投奔了湘东王,又成为江陵重臣。

    萧黯突然想起萧正德在这个房间里的那句话:鲍渺最后见的一人是王褒!

    萧黯直觉自己遗失了某个关键信息,却不知道是什么。

    萧黯在肮脏寒冷的陋室中住了十来日,这日黄昏时,忽然院外有了动静,似有人来探监。

    萧黯如今和当日萧正德惨状也差不多少。

    室内虽有碳火,但四壁透风,萧黯只能长日里披着绵絮烂褥御寒。

    他从破窗向外看,探监者身着黑狐大氅,戴着帽兜,看不清面目。身侧的跟着一位侍从,似是个武士,他并不认识。

    来人孤身一人走进堂来,萧黯回身等着他进入室内,只直觉此人甚是熟悉。

    他走进室来,摘掉帽兜,竟是笼华。

    她怎么来这里!?

    萧黯发急,正要开口责备。

    她却飞扑进他怀里,萧黯只好抱住。

    她温热的脸颊贴在他冰凉的脖子上,这温热让他战栗,心中忽然涨满了柔情,一句指责的话也不出来了。

    两个人静静地抱了一会,同时开口:

    我没事的……

    我有办法……

    两个人都没太听清对方了什么。

    却听院外想起嘈杂声,他们从窗口望去,见有数人走进废院,随即走进堂内。

    散骑常侍兼左军将军武康侯庾弘带左右武官走进室内。

    他们见笼华在室内都露出诧异神色。

    庾弘肃然道:“晋宁王妃怎么在这里?王妃出圈禁之地可有圣上旨意?探禁地可有圣上旨意?”

    笼华答:“并无旨意,但有情由。烦劳大人报请圣上,妾求见圣上。”

    萧黯忙行晚辈礼,躬身道:“请武康侯报请圣上,晚辈求见圣上。”

    庾弘是奉皇帝命来宣召萧黯,未想竟碰到王妃私闯禁地,于是便将他们夫妇二人都带至皇帝面前。

    皇帝对萧黯颇感无奈,本以为他这几日吃足苦头,必会悔过求饶,结果他竟悄无声息,似真打算在废院长住下去。

    他这固执不知像谁。

    但他不甘平庸,不贪富贵,有革新立世之心,这般年轻,这般善谋,这般勇武,还这般自律,不与任何一位皇子皇孙相同,活脱脱像年轻时的自己。

    只是自己年轻时,没有背负厄运,所到之处都是赞美和热爱。他甚至要自作污名来避免遭齐朝皇帝嫉妒和忌惮。

    皇帝少年与青年时代一片坦途,父母慈爱,兄弟都推他为领袖,连皇室那些从兄弟们也敬爱他。

    他体会不了萧黯的孤独和困境。

    皇帝只能以慈悲之心,去尽量理解,尽力庇护他一段路途。

    近日,北方有消息传来,崔懋以通敌之罪被高欢处死,可算佐证了萧黯的辩词。

    但淮北那边也有信息传来,萧黯任南兖刺史期间,曾私服巡视郁州边镇。并有随行军府武官作证,萧黯曾放言,谋得督北五州军事之权后,将重任戍边将领。

    萧黯身为南兖一州刺史,却越权干涉别州边镇之事,此是越权。擅谋军权,更是大忌。

    皇帝心道,他年轻轻率,行为冒失,几惹大祸,又言辞轻率,不知高地厚。必须要给他教训。

    皇帝将他关押在拘萧正德旧地,也知那是凄凉阴森之地,特意让人送去炭火。

    皇帝狠下心来关着他,本意就是让他深刻反省,知道畏惧生死。

    谁知他们夫妇不知悔改,竟违旨私会,完全不知抗旨不遵是要命的罪。再不惩戒,不知还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http://www.123xyq.net/read/2/2215/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